close

 

「我的心像支城市裡的探測器,穿梭在人群的時光隧道,感應與你擦身而過的每一瞬間,透過快門捕抓稍縱即逝的偶然。」

    自從攝影邁入數位化時代後,相機已成為人人必備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加上網路資訊取得容易,大夥常都喜歡拍季節性的東西,因此大家拍的都是同樣的場景,經常複製別人的作品,在這種大環境下要看到原創性十足的攝影作品似乎越來越難。對於攝影新手而言,模仿是學習中的必然過程,然而經歷了模仿複製的階段,必然會遇到瓶頸,總覺得作品欠缺了什麼。隨著攝影年資漸長,最近幾年攝影心態的轉變,我已經對唯美的風景或是人像興趣缺缺,改以探索心象世界抽象意念的表現居多,除了廣泛涉獵人文題材,我喜歡有故事性及生命力的照片展現的張力,勝過於網路氾濫的暴力色溫及美少女人像。

    街頭攝影在人文攝影中是屬於冷門的攝影題材,大部分人仍沉迷在追求唯美的沙龍攝影。為何會選擇街頭為拍攝場景?最簡單的原因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人的社會,周遭發生的訊息莫不與你息息相關,因此要用相機透過自己的思維記錄你現在身處的時空和一幕幕上演的劇情,能發掘覺街頭異象,產生衝擊人心的攝影作品,是每位街頭攝影者追求的終極致目的。台北街頭文化的多元,西門町、101信義商圈街頭常是攝影者的天堂,這裡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人群、街頭看板、車站、商店及高樓,就算同樣的街景,每天都上演著不同戲碼,每次來同樣景點所遭遇到的人、物、事件也都不同,不可預期的偶然便是街頭攝影吸引人之處。

    街頭攝影是否要走入人群與人互動,每個攝影師的性格不同答案也必定不同。對大部分人而言街拍就等於“偷拍”,對於街頭各式各樣的被攝物常是在未被告知情況下成為攝影師鏡頭下的囊中物,因此有人主張要與街頭被攝體友善互動,甚至擺出攝影師要的姿勢來取景,這對於崇尚布列松主義者是毫無意義的,街拍始祖布列松認為攝影師應該找到那“決定性的瞬間”,而對攝影事前精細規劃不屑一顧,要馬上像使用武器一樣快而精確地進行拍攝,攝影就像是狩獵一樣要快、狠、準,而我的街拍風格正是如此。其實我的性格還真的不是屬於喜歡走入人群的那一類,甚至有點討厭人群,所以我的街拍作品常是透過鏡頭冷眼描繪這世界的疏離與冷漠。

近日拜讀日本街拍大師森山大道「晝的學校 夜的學校」一書,其中幾點關於街頭攝影的要領深感認同,列出讓有意嘗試街頭攝影者參考:

  1. 不預設任何拍攝主題,更精確得說法是別讓自己陷入事先預設的拍攝主題框內,走出框外常會讓你拍攝到意想不到的佳作。

  2. 大量拍攝才有好作品的產生,沒有量哪來的質 。

  3. 以快門優先拍攝,因為有時會以慢速快門表現出環境動盪不安的情緒。

    森山大師很討厭攝影時背一大袋攝影器材,除了影響攝影行動力外,醒目的單眼相機也常容易讓被攝者提起防衛心,因此他平時皆以傻瓜相機街拍創作,也在世界各地開過許多攝影展及出書,可見好作品的誕生決定在冰冷器材後的攝影師之眼,這點值得喜好追逐器材的我們省思借鏡。另外推荐欣賞 國家地理雜誌照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與人文社會或是生態環境有關,就能體會我所說的要多拍人與環境互動的照片,長久以來至今攝影大師們拍的感人照片都是以人文為主要題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群 街頭速寫 捷運
    全站熱搜

    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